关于“压舱石”这个词,想必大家耳熟能详,比如“信仰是压舱石”,“中国是全球经济稳定压舱石”,“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人生压舱石”等等,但是,讲真,你知道“压舱石”语出何处吗?
三国时,吴国有名官员叫陆绩,他官至郁林太守。郁林辖境广阔,包括了现在广西除桂林、梧州之外的大部分地区。当时的郁林太守,离任时都宝物充斥,满载而归。但陆绩为官清廉,不义之财,分毫不取。他当了几年太守,任期届满,便向孙权请求辞官归乡,得到批准。
陆绩动身归乡之时,行李萧然,全部家当装到船上,也占不了多少空间。艄公一看货物太轻,便说:“就这样开船,出了乱子怎么办?”陆绩问:“怕出什么乱子?”艄公说:“船装得太轻,遇到狂风大浪,就容易翻船。你一家四口,所带的东西还不如一介寒士。船太轻,得想办法增加重量才行。” 陆绩与艄公和家人商量,买了两只大瓮和一担笋干,瓮里装满咸菜搬上船。但船还是吃水很浅,不敢开行。再买货物吧,陆绩身上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。怎么办?情急之中,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块大石头,足有七八百斤重。陆绩打听到这是一块没有主人的石头,便请人把它搬上船。几个白发老人感到很奇怪。有个士人发议论说:“陆大人学问渊博。也许这块石头有什么来历呢!”
有了压舱石,船便开始远航。走到中途,突然遇到了拦截官船的水盗。水盗揭开正在烧菜的锅,一看里面只有一点青菜,便说:“看来你这官舍不得吃,舍不得穿,准是个大守财奴!”便翻箱倒柜,但一无所获。又揭开舱底,发现了那块巨石,更加疑惑不解。一问,才知道是用来压舱的。水盗首领说:“我在江湖上闯荡了三四年,这样的官船,还是第一次遇到啊!”艄公这时插话说:“这位是陆绩太守,他在任上两袖清风。他的俸银,往往用来周济亲友和百姓,今日回江南,只有几件破行李。”水盗首领听了,很抱歉地对陆绩说:“早知道是陆大人的船,我们就不来了。”因为陆绩为官清廉的美名,早已传遍远近。
回到家乡,母亲见儿子两手空空,说:“这才是我的好儿子。要是你满载财宝赃物回来,我就不认你了。”
那块压舱的石头,被当地士人收藏起来,称为“廉石”,并吟诗赞颂。
太守清廉囊自空,任满辞官,只能买一担干竹笋,两瓮腌咸菜。虽说行李萧然,却远胜衣锦还乡;
破浪航行船须重,为保平安,急寻来八百斤巨石,千里压舱底。莫道富贵无缘,偏赢得世代流芳。
——后人颂陆绩对联
小编感悟:
古有先贤为范,作为检察干警,我们更应心怀“廉石”,为人生航船“压舱”。凡航船入海,既会有风正帆悬、一日千里的顺境,也会遭遇暴风骤雨、惊涛骇浪的侵袭,而纪律和规矩就是保证永不翻船的“压舱石”。如果缺少了这块“压舱石”,当船体负重不够轻飘起来,压不到“安全吃水线”,小小的风浪就能使之倾覆。这块人生和事业的“压舱石”不光要有足够的分量,还要有过硬的质量:理想信念的“钙质”、党性修养的“钢材”、秉公用权的“水泥”和道德品行的“润滑剂”就是其组成元素,缺一不可。
文 字:李君
灵动小编:李君
编 审:喻清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